产业促进

Industrial
5G测试
全国第一个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场      

一、测试场介绍
2018年9月,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内,研究院周边全长约10公里道路,获得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复,建设全国第一个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作为国家发改委5G创新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率先将5G前沿通信技术应用于产业发展,利用5G专网及5G自动驾驶环境,建设了国内第一个真正具备5G自动驾驶研发、开放道路测试能力的示范区。
 

二、测试场建设情况
示范区目前已建成首期2.2公里测试路段,共设5G基站10

个、智能交通控制系统4套、车路协同(V2X)信息采集点位32个、智能感知设备115个,以5G车联网为应用场景,实现道路全覆盖。
1、道路及网络建设布局
2019年底前,主要在园区01启望街、迎宾南街,03街区久安路、交道西街等7条道路,约11.2公里,建设间隔300-400米不等的5G基站17个。同时,连通周边国道、高速路与园区内道路形成连片测试场。主要以园区现有核心区为中心辐射,结合目前已完成5G网络全覆盖区域2.2公里测试道路及园区周边可利用道路,实现2.7平方公里5G覆盖面积。
2、5G技术布局
针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特点,对测试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在路侧部署高精度定位基站、路侧摄像头、路侧激光雷达、路侧毫米波雷达;传统的道路设备如信号灯、指示牌进行智能化改造;增加L4级自动驾驶车道,如在测试区域内,布设LTE-V2X/5G设备。完成测试区域的高精度地图绘制和实时高精度地图更新;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及配套智能系统开发和定型测评需求;完成测试场的数据采集、分析、控制与仿真测试系统,打造全国领先的汽车自动驾驶实景测评基地。
3、测试场景布局
结合园区现有下凹式立交桥、石夏路与良常路两条宽阔道路测试场景,利用周边环岛、房窑路、107国道等国家、市政道路资源,打造从封闭测试区逐步拓展到开放式测试道路、典型城市的测试场景:实现测试面积2平方公里、车辆规模40辆、道路里程15公里(含快速环道)、14个路段、12个路口单元,包括新能源车辆+智能网联轿车、客车的测试车辆类别,集50个性能验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场景。

图为示范区5G基站总体布局图

图为5G自动驾驶场车辆测试状况图

三、测试服务
可提供5G智能化汽车试验环境,满足科技创新企业所需的高速边缘计算平台、高精度定位等研发和测试需求,可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模拟测试、封闭道路测试、开放道路测试下的近千种场景,为智能汽车软件检测、雷达及摄像头等智能传感设备检测、整车检测等提供服务。同时,示范区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内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指挥中心,作为网联汽车测试的指挥调度中心、安全监管中心、技术前沿研究中心。并配套建设视频采集系统、交通控制信号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以及边缘计算五维时空平台等

图为研究院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运营中心


示范区建依托中移智行强大网络建设能力,拥有优质的IDC和云服务和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和创新平台,以及主导多项5G标准化立项和技术方向等资源。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拥有目前国内设施最完善,技术手段最先进的汽车试验场,具备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资质、进出口汽车商品检验、新产品定型以及汽车专用仪器和汽车检测线检验校准、国内汽车行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时,2018年11月23日,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取得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并在研究院注册涵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的分公司。
      
图为襄阳达安检测中心获得国家级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示范区积极引入京东数科、京东物流、阿里菜鸟物流、滴滴科技等测试车企,不仅率先打造一条5G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第一时间将开放式测试道路应用于车企测试、正式投入运营和管理。
未来,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5G自动驾驶示范区将结合园区道路设施、5G网络覆盖、技术和应用场景构建

的基础布局,将率先在北京成为集创新研发和产业转化基地、智能网联研发基地和智慧交通研发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文化体验区、车联网、自动驾驶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测试与城市示范区;同时,将以吸引国内知名测试车企、国外优质、顶尖的测试机构为运营理念,在北京率先形成以5G为核心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产业集聚地;紧紧围绕首都科创中心定位,形成连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的下游产业氛围营造的核心区。